共和国是一个以工农联盟为主体、为基础的国家。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何种阶级的手中,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。
为了实现“工农分子知识化”和“知识分子工农化”,从而实现整个阶级的大联合,教员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做了许多尝试。
基于前者,培训、任用、升迁、提拔了一批生在农村、长在农村、工作在农村的干部,比如陈永贵、任为农等人。
在教员的家乡湖南省,也有这样一位女中豪杰,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黄炳秀。
出身贫苦的黄炳秀
1938年12月,湖南省慈利县通津铺乡长峪铺村下着丝丝冷雨。
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成员忙上忙下,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。
当婴儿呱呱落地,农户的主人脸上并没有露出喜悦的神色。这名婴儿,不是男丁,而是一个女娃,无法传宗接代,让父亲的心凉了半截。
躺在床上,气喘吁吁的母亲看出了丈夫的心思,便用哭腔说道:“娃他爸,好歹流的是你们黄家的血,咱说啥也不能扔了她啊。说不定以后,她能让你们黄家光宗耀祖呢。”
站在一边的父亲十分不屑,嘲讽道:“你怕不是晕过头了,不给我惹麻烦,我就烧高香了。”
人心都是肉长的,父亲尽管心中不忿,但总归是自己的娃,并且她长得还十分可人。稍微挑逗她,她就嘎嘎的笑,倒也怪好玩的。
思来想去,傲娇的父亲也就留下了她,没将她送人,还给她取名为黄炳秀,平日就只喊她“秀儿”。
黄炳秀童年的生活总是饥一顿,饿一顿。赶上抗日最艰难的时期,湖南虽处于较后方,但还是受到了波及。
前方打仗急需的粮食,大多都由四川、湖南供给,这无疑给湖南底层的百姓增添了赋税负担。
解放前,黄炳秀一日三餐大多是包谷(玉米)面糊拌野菜。糊糊作为主粮,倒还可以接受,可野菜又涩又苦,实在算不上是美味佳肴。
最恐怖的是,黄炳秀每天吃的都是这些,身上的破洞补丁就如云豹上的斑点,几乎覆盖全身。
除了这些,黄炳秀连一双像样的草鞋都没有,每天出门,脚上只能套着棕片包笋壳叶。
不过新中国的诞生,就如同一轮光芒万丈的太阳,给黄炳秀的黑暗人生带去了一抹灿烂的阳光。
从1949-1952,在中央的号召下,湖南省连续4年开展了冬学运动。
得益于准备工作十分充分,参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,规模和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。冬学运动由时事政策教育逐渐转向了扫盲文化教育。
黄炳秀一家也不可避免融入进来,干部们说服了黄炳秀的父母,终于同意让14岁的黄炳秀进入学堂,接受教育。
14岁,相较于6岁的入学年龄,绝对是一个大龄学子了。
再加上女孩发育年龄本就比男生要早,个子最高的黄炳秀在教室最引人注目。
不过家庭的贫苦仍然是难以跨越的鸿沟,黄炳秀只读了2年不到的时间,还是辍学了。
短暂的入学时光还是开阔了黄炳秀的眼界,此后她在公社劳作十分积极,17岁时就被选为初级社社委。
可以预见的是,社会这所大学将是这个勤劳勇敢女子的上升舞台。
不到三年,年仅20岁的黄炳秀不仅加入了组织,成了一名光荣、夺目的党员,还是人们选举的长峪铺大队党支部书记。
犹记得出生时,母亲的一句安慰话,将慢慢变成现实。
奋斗在长峪铺
长峪铺,地处道人山九寨坡下,是个“满山是岩石,出门就爬坡,滴水贵如油,寸土贵如金”的偏远山区,说是一个封闭的“桃花源”也不为过。
由于水源奇缺,土层瘠薄,人们都戏称这地方是“月亮也晒得死苗”。生活在这地方的世代居民,都以务农为生,勉强过温饱的及格线。
黄炳秀作为大队书记,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年轻的她却并不气馁,黄炳秀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长峪铺的1000亩土地,如果可以利用得当,肯定能让长峪铺1000多人口过上好日子。
从1964年开始,黄炳秀就开始着重改善人们的物质水平。
一天,黄炳秀在长峪铺进行走访,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民。
他为了方便给孩子们烤玉米,在自家的园子里,套种了包谷。
套种是农业种植的一种方式,利用农作物生长高度不同的特点,在同一块地种植不同的物种,从而达到每亩增产的目的。
黄炳秀从老农户那里得到了启示,她想:如果大面积这样做,就可以由一年一熟变成一年多熟。
行动能力强的黄炳秀先搞了一块两亩五分地的高玉米、矮红薯套种实验。别人见了,大惑不解,问她万一办砸了怎么办。
黄炳秀只微微一笑,说:“我是村支书,是长峪铺的头,试验地自然也是长峪铺的1000亩地的头,带头人要带好头,社民才会跟着干。”
在外人看来,有两种观点,一是认为这纯粹是胡闹,套种说的轻巧,高的玉米万一压了矮的红薯,堵住了阳光,红薯怎么长。
矮的红薯枝蔓缠了高玉米的杆,又怎么解决。
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让她试试也无妨,万一耕作上的革命办成了,对谁都好;即便办砸了,损害的也是她的自留地。
面对社民们的非议,黄炳秀始终相信事实胜于雄辩。
因而,黄炳秀绞尽脑子,一有空就来田里拔草施肥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这年虽遭遇了百日大旱,但这块试验田还是获得了好收成。
初步尝到了甜头,黄炳秀和党员罗家新又马不停蹄,继续试验,解决了套种间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同时,黄炳秀还不忘科技的力量,她时常以村支书的身份跑到县里,找农田专家咨询。这一搞就是20多年。
70年代初,黄炳秀的三亩二分小麦——玉米——红薯三熟制试验,取得了平均亩产1500多公斤的成绩。
有了成绩,群众们自然会紧随其后。
黄炳秀的经验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走得稳,群众纷纷效仿。
后来全队大面积旱粮产量突破了吨粮大关。
这把套种的星火很快推广到慈利县的其他公社,继而在全省形成了燎原之势。
除了在套种上,黄炳秀干出了卓越的成绩,黄炳秀还带领大家将坡地改造成梯田。从1966年以来,黄炳秀带领社民炸掉了600多个岩凸,搬动了17万多方岩石,填塞了50多个天坑,垒起了30多公里的岩磡,挑来了20多万方客土。
别看她是个弱不禁风的女书记,干起活来总是奋勇当先。
即便工作量上不及男同志,但好歹在态度上不落人下,承担了带头作用。
贫穷的省委书记
众人拾柴火焰高,在黄炳秀的带领下,学习了大寨精神,立足于长峪铺本地现实,终于将原先700多亩的跑土、跑水、跑肥的“三跑地”改造成了保土、保水、保肥的“三保地”。
70年代,长峪铺大队成了全省在农业方面的一杆旗帜,身为主心骨的黄支书也成了全省劳动模范,随之而来的是职务也不断得到了晋升。
1971年,黄炳秀当上了通津铺公社党委副书记。
这个历史时期,中央有意增加从基层出身的工农干部的比例,因而涌现出了许多一心为民的淳朴干部,黄炳秀就是湖南的代表之一。
只用2年时间,黄炳秀就成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。
8月份,黄炳秀在党的“十大”上,又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。
接二连三的升迁通告如同雪花一般,放在了黄炳秀的案头。
1974年2月,黄炳秀开始成为湖南省委书记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的干部体制,在省委领导中,设有第一书记,主管一省的政务,所以黄炳秀只是第一书记的副手。
坐上晋升的快车道,黄炳秀并没有被到手的权力所异化,她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为。
提起这段经历,黄炳秀坦率地说:
“我斗大的字认不到一箩筐,从没想过能当大官。只晓得实干,与其说是靠自己的努力,不如说是历史的潮流将我推上去的,是那个时代选择了我。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,只能服从组织的决定。”
以现代人的观点,可能有人会质疑,一个农民出身的妇女能管理好一个省吗?
其实了解现代的官僚体系运作,就知道这未必不是一件天方夜谭的奇事。
在现代国家,体制内一般分为事务官和政务官,事务官决定“某一项政策要不要干,拥有决策的权力”,而政务官则负责“如何推行政策,掌管实际操作。”
这一点,在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英剧--《是,大臣》,《是,首相》中都有充分的解释。
不然,西方民众怎么会愿意将手中的选票投给演员、地产商,如泽连斯基、川普之流的人物呢?
当了大官,成了红人,黄炳秀成天东奔西跑。但忙完大家,却忽视了小家。当时她家尚有年过古稀的双亲,下边还有三个孩子。
她每月35元的工资足够开销,却无法陪伴在亲人身边。
她常常说:“我不是一个好女儿,也不是一个好母亲。
”可家里人知道,她干的事情是为国为民,也都愿意体谅她。
1977年,40岁的黄炳秀身体出了问题,便萌生退意。
同时,国家对于用人制度,也做出了变化,提倡“专业化、知识化、年轻化”,黄炳秀便主动辞去了省委书记的职务,回到了老家慈利县。
在老家慈利县,黄炳秀连续8年担任县公路养护段党总支副书记,后来又分管慈利县老龄工作。
岗位是变了,可黄炳秀的热情没有减退一分。
在养护段工作期间,黄炳秀先后到过48个养路工班蹲点,和养路工人同吃同住。有时主动清除路障,动员群众拆掉违章建筑,啃掉了3000多处“硬骨头”。
即便是上了年纪,她也经常深入基层,登门入户询问老人生活情况,为其补办低保手续,让老人能平稳度过晚年生活。
结语:
纵观黄炳秀的一生,她实实在在践行了“愚公移山”的精神。
既有带领社民,大干能干的“坚忍不拔”的拼搏精神;也有“埋头苦干”的实干精神。
在生产方式上,还有不顾流言蜚语的“锲而不舍”的钉子精神。正是秉持一心为民服务,黄炳秀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。
参考资料
《长峪铺大队改两季三熟的经验》 气象科技
《黄炳秀》湖南党史
《既要带好头,又要带好班》黄炳秀 人民日报